Panel 1: 国际可视化发展现状与机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用于理解和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奥秘。近几年,世界各国在可视化领域都有大量投入,积极构建可视化生态圈。在这个专题讨论中,我们旨在讨论世界各国(美国、法国、德国以及中国等)在可视化生态圈中的经费投入、科研体系、应用开发、教学设计等各多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挑战以及未来展趋势,并探讨中国在构建可视化生态圈中如何学习欧美国家的经验教训。

Panel 主持人:

     袁晓如,北京大学 研究员
     袁晓如, 研究员,现任职于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中心副主任。在高维数据、时空轨迹、社会媒体、网络安全数据、复杂流场数据等可视化与可视分析领域开展了系统的工作,发展了一系列多维、时空数据交互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关于高动态范围可视化的工作获得2005年 IEEE Visualization大会最佳应用论文奖。多次IEEE VAST Challenge 竞赛获奖。担任IEEE VIS,EuroVis, IEEE PacificVis等国际可视化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论文主席等工作。共同创建ChinaVis大会。更多信息参见 http://vis.pku.edu.cn/wiki

Panel 专家:

     James Foley,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 教授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计算机图形教学之父”,ACM SIGGRAPH 和ACM SIGCHI两大领域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Jean-Daniel Fekete,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 资深研究员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 资深研究员,可视化团队AVIZ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在IEEE TVCG、InfoVis、ACM CHI等国际会议和刊物发表论文 150 余篇, 担任IEEE Infovis、EuroVis等多个可视化领域顶级会议指导委员会成员,曾任IEEE VIS 2014大会主席,IEEE TVCG编委。


     Oliver Deussen,德国康斯坦因大学(Univ. Konstanz) 教授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 2014年入选外国专家千人计划项目。曾担任欧洲图形学会EUROGRAPHICS副主席,欧洲图形学会刊Computer Graphics Forum主编。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复杂场景建模、非真实感渲染、几何处理、信息可视化等。由于其在数字植物建模方面的贡献,2014年荣获奥斯卡科学技术成果提名。


     陈宝权,山东大学 教授
     山东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入选973项目“城市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首席科学家。现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TOG)编委,任SIGGRAPH ASIA 2014会议主席、SIGGRAPH ASIA指导委员会委员、和IEEE VIS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IEEE 可视化会议 2005年主席和 2004 年程序委员会主席。


Panel 2: 科学可视化的危机和挑战

科学可视化起源于高性能计算对数据处理的需求,是可视化领域发展最早的方向,但是近年来科学可视化却呈现衰退之势。特别在我国,我们的高性能计算机已连续8次夺得top500排名第一,我国的高性能计算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但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科学可视化发展却相对缓慢。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讨论科学可视化发展的前沿、高性能计算对科学可视化的需求、目前科学可视化存在的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我国科学可视化发展的方向与机遇。

Panel 主持人:

     陈莉,清华大学 副教授
     陈莉, 1997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在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2000年--2006年先后在日本著名的信息科学研究所日本高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及东京大学作研究员,从事大规模数据实时并行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和软件开发,作为骨干参与了三个日本文部省重大资助研究项目,研发的并行可视化软件在日本的超级计算机上使用。2007年回国后至今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学与可视化研究所工作,从事数据可视化、图像处理、并行算法、CAE软件研发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日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863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中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Computer Aided Design》、《Parallel Computing》、《IEE